非洲猪瘟病毒关键酶结构被解析,针对ASFV开发小分子化药成为可能
发布时间:2019/10/31 11:05:44 发布者:竞技宝官网网页版入口

  2019年10月29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高福院士团队在微生物研究领域权威期刊mBio在线发表了题为Crystal Structure of 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 dUTPase Reveals a Potential Drug Target的文章,在非洲猪瘟病毒关键酶结构解析与药物靶点研究中取得突破性进展。

  非洲猪瘟(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SFV)感染导致的一种具有高度传染性和致死性的烈性传染病,其致死率高达100%,目前还没有有效的疫苗和药物来阻止病毒的传播。因此迫切需要研发有效的预防和治疗ASFV感染的药物或疫苗。

ASFV E165R与dUMP的复合物结构。本文图片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官网

  dUTP焦磷酸酶(dUTPase)是DNA合成中的一种关键酶,广泛分布于真核、原核细胞以及病毒等生命有机体内。该酶能够水解细胞质中的dUTP,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尿嘧啶在DNA合成中的错误插入,降低细胞中dUTP/dTTP的比例,维持基因组复制的保真度和顺利进行。ASFV也编码这种酶,称为E165R。研究人员解析了apo-E165R和E165R-dUMP复合体的晶体结构,为靶向E165R的抗ASFV药物设计提供了重要依据。

E165R-dUMP与其它物种dUTPases-产物/抑制剂的结构比较

  通过解析apo-E165R和E165R-dUMP复合体的晶体结构,分析确定了酶活性位点的结构,以及与配体dUMP之间的相互作用位点(图1)。进一步通过比对ASFV-E165R与其它物种的dUTPase的结构,发现E165R的活性位点与结核分枝杆菌和恶性疟原虫的dUTPase的活性位点高度相似(图2)。而结核分枝杆菌和恶性疟原虫的dUTPase已被证明能够作为药物设计的靶点,如α,β-imido-dUTP(dUPNPP)已被用来抑制结核分枝杆菌的dUTPase活性;一些脱氧尿苷三苯基甲烷衍生物也被发现具有抗疟活性。因此针对ASFV-E165R活性位点开发的小分子化学药物很可能对ASFV有效。研究结果为靶向E165R的抗ASFV药物设计提供了重要依据。

  中国农业大学博士生李长尧为论文的第一作者,高福院士和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孙业平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此外,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齐建勋研究员、施一研究员和柴彦博士以及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翁长江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宋豪博士等专家也提供了大力支持。本研究得到了中国科学院非洲猪瘟研究应急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以及中科院青促会、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等的经费支持。

  来源:澎湃新闻

  原标题:高福院士团队解析非洲猪瘟病毒关键酶结构

JJB竞技宝app网站
集团简介
发展历程
荣誉资质
党群建设
社会责任
视频中心
竞技宝JJB官方入口文化
价值理念
JJB竞技宝app下载
新闻中心
JJB竞技宝
科研创新
科研队伍
科研平台
科研投入
科研成果
产业发展
饲料产业
养猪产业
食品产业
JJB竞技宝app
生物制药
农业互联网
竞技宝官网登录入口手机版下载
公司治理
定期报告
临时公告
投资者教育
投资者热线
人力资源
人才理念
招聘信息
在线应聘
联系我们
扫一扫 关注竞技宝JJB官方入口

全国客服电话

AM9:00-PM18:30

0592-5362996

竞技宝官网最新入口,地址: 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区石亭镇兴亭路和宝莲路交叉处, AONONG
© 2011-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1012412号-1

猪OK竞技宝JJB官方入口OA

Baidu
map